趙穩壽/文 夏讓德/圖




每年農歷三月二十日,富源縣營上鎮從集鎮到大城頭村一路擺開1.3公里長的老街,延續近400年的營上廟會在暮春的艷陽中如期進行。
2017年6月被列為“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”,成為影響貴州西部、云南東部的民俗活動。
營上廟會歷史悠久。據寺內石碑記載,報恩寺始建于明朝崇禎(公元1628—1644年)年間,傳說當時有個慧光法師化齋云游至羊腸營(今營上)病倒,當地百姓以湯藥救治,并施以食物?;酃夥◣煾械酱说孛耧L淳樸,百姓善良,為報答救命恩德,廣結善緣,弘揚佛法,建起報恩寺。寺前后有兩個大龍潭,水深不見底,是當地村民的飲用水,又是天旱灌溉的救命水,潭水從未枯竭過。百姓感激,約定農歷三月二十日為趕廟會的日子。清朝乾?。ü?736—1795年)年間,營上安、尹兩家又捐銀修繕寺院。道光二年(公元1822年) ,村民集資擴建大雄寶殿。2006年,報恩寺報批為富源縣宗教活動場所。2011年,當地企業投入資金重建大雄寶殿以及左殿右廂房,請浙江師傅重建三佛兩弟子兩菩薩三觀音十八羅漢等三十余尊佛像。
報恩寺是旅行者的駐足地。寺院坐南向北,由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兩廂房組成,呈四合院布局。大門口一對石獅子護衛,石獅胸懸鈴鐺,口銜寶珠,足踩繡球。大殿建筑雄偉,殿前立一石砌花池,正面雕刻有八仙及八寶浮雕裝飾圖案,左右兩面為龍鳳呈祥浮雕?;ㄅ_右側立有清康熙年間刊刻《重修報恩寺碑記》,碑額淺雕雙鳳朝陽圖案,銘文字體正楷,刻工細膩。大殿前檐卷棚出廈,大木通柱直達寺頂梁下,通柱外輔以原木檐柱及內柱。天王殿為重檐歇山頂,正脊處起六角攢尖頂小樓,屋脊設雙龍葫蘆寶頂。兩廂為懸山頂穿斗式石木結構,二樓設蓮花吊柱回廊。大殿側面的佛像雕塑很有特點,有騎著大象的、背著行囊云游的、端著茶杯的、坐而論道的。報恩寺至今已有第32代住持,民國時期楊佛海女居士居此弘揚佛法。
廟會在我兒時留下了美好記憶,因為有好吃的,有好玩的。大人們會提前很多天就做好各種準備。那個年代物資匱乏,趕廟會可以買到衣服、布、生產農具、生活用品和一些副食品。我做夢都盼著廟會那人山人海的熱鬧,幾個小孩在人群里鉆來跑去,找到賣絲窩糖、手帕、氣球的小攤,或買臉譜,或買玩具刀槍,再分成好人和壞人兩派,表演一場“生死對打”。也會找到賣小畫書的攤子,津津有味地翻看《水滸傳》《小兵張嘎》《雞毛信》等,直到攤主催促購買才肯罷手。因為沒有錢,什么都不能買,在熱氣騰騰的羊湯鍋旁邊停留,也只能嗅著肉香味吞下流出的口水。我喜歡糖葫蘆,山楂裹著熬好的糖,紅紅的,在陽光下晶瑩剔透,酸甜誘人的味道讓人垂涎欲滴。
營上廟會既有遠古時期宗廟社郊制度留下的敬畏自然、敬畏祖宗、敬畏神靈的成分,更有因融入集市交易和文化娛樂,成為一項傳統民俗活動。
寺廟里有燒香的、拜佛的、許愿的、為命運祈禱的,也有趕去吃一碗齋飯的。長街上賣什么的都有,雞蛋、蔬菜、家具、木材、農具、牲口、布匹、鞋子……玩具市場擺滿各種東西。
最熱鬧的是賽歌場,戲已經開幕,山歌對唱,你方唱罷我登場,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晚上。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,相互打著招呼。營上廟會還同時舉辦了中國好聲音富源賽區2018年海選、2019年總決賽。
廟會有許多地方特色食品。王禮平的全羊湯鍋以當地山區黑山羊熬制,佐以特制糊辣椒、紅花椒、山薄荷,味道鮮美,吃得人熱汗淋淋。王竹美的地方特色小吃涼粉、卷粉,將粉切成薄片,裝入碗里,加入醬油、醋汁、蒜泥、油潑辣椒,抖點味精、花椒面,撒上少許蔥花,拌點芫荽或芹菜,讓人看一眼便口舌生津,忘不掉到那冰涼、酸甜、辣爽的滋味。廟會的許多小吃如糯米粑粑、炸洋芋、煎肉餅、煎肉包、酸菜豬腳等都讓人回味無窮。
廟會有各種技藝展示。尤保國制作的竹編、草編工藝精細、美觀大方,經久耐用。何莉鑫的剪紙、刺繡功夫細膩,可謂民族特色。夏小龍、蘇金昆的山歌聲回蕩耳旁,讓整個營上壩子熱鬧沸騰。田菊芬的竹竿舞、廣場舞舞步嫻熟。李國棟的器樂演奏聲音悠揚。李世榮的氣功、魔術表演功夫精湛。吳加陸的耍龍舞獅、旱船表演威猛壯觀。
營上廟會是旅游觀光、品嘗美食、感受傳統民族特色的好去處,大力助推了非遺的保護與商品流通融合,增加了人與人的情感交流,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。
營上廟會